關閉

在地新聞 在地新聞

義守大學研究能量大爆發 健康醫學x智慧科技 雙強聯手跨域出擊
2024-05-29

【視傳媒記者吉雄世/高雄報導】義守大學榮譽特聘講座教授張肇健,年輕時好勇鬥狠,猶如香港電影古惑仔,卻在教育的路上翻轉人生,他的故事在教育界廣為流傳,因為張肇健在數位編碼領域上闖出一番成就,是RS解碼器單一晶片的發明人,擁有崇高學術地位。他是達文西手臂的發明人之一,也帶領義大「智慧科技學院」師生與高雄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歐陽振森教授跨校合作,共同執行「深度學習及腦電波分析醫學應用」計畫,結合健康醫學、智慧科技的領域,輔助醫師對於神經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決策,大幅提升治療效果。


義守大學為全臺少數擁有醫學院的綜合型大學,張肇健運用此優勢,帶領團隊結合健康醫學、智慧科技的領域,將技術應用在健康醫療的腦電波分析上,可以更為精準、客觀且有效率地定位病灶區域,輔助醫師對於癲癇病患的診斷與治療決策,可大幅提升治療效果。張肇健指出醫療結合科技技術已是當前健康照護的趨勢,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促成智慧醫療的發展,醫療照護也借助於各種科技技術的精進,讓疾病可以早期診斷、早期治療,更透過大數據分析,輔助治療決策,增進醫療效率,走向精準醫療。


年過七旬的張肇健,現今仍活躍在科學研究中;他於1995年來到義守大學,在1997年與資料科學與大數據分析學系張耀祖老師,以及另外兩位當時還是義大博士生,現任圖書與資訊處處長李崇道和資訊工程學系主任陳延華,共同成立「編碼小組」,並率領編碼小組攜手與美國南加州大學Reed教授合作研發編碼理論及應用,領先世界提出碼長113以內的最後6個未解平方剩餘碼的解碼演算法,此項技術於現今普遍應用在Wi-Fi、QR碼、太空通訊以及望遠鏡等方面上,義守大學編碼團隊的成就,連著名的編碼大師Massey教授(著名Berlekamp-Massey解碼演算法的發明人之一)也是極為稱道。


學術地位崇高的張肇健,曾獲國際電子電機工程師學會(IEEE)頒授終身院士(Life Fellow)之榮譽,過去也在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(NASA)工作上大展身手、績效卓越,曾獲23項NASA革新科技獎。張肇健研究貢獻豐碩,在國際期刊發表200多篇學術論文,是臺灣第一位IEEE信號處理組院士,他鼓勵義大學子扎根學習,以學校課程搭配實務操作奠定良好的基礎,培養專業實力,為未來的職涯發展作好準備。「醫學院」、「醫學科技學院」、「智慧科技學院」的跨域強強聯手,大幅提升健康醫學和智慧科技的教研能量,更是培育優秀未來人才的搖籃。
圖1:義守大學榮譽特聘講座教授張肇健(中),攜手師生成立「編碼小組」培養專業人才(照片來源:義守大學提供)。
圖2:義守大學為全臺少數擁有醫學院的綜合型大學,結合健康醫學與智慧科技,雙強聯手跨域出擊展現創新研究力(照片來源:義守大學提供)。
圖3:義守大學人才布局就定位,建置「智慧科技創新中心」,鏈結多元資源,培養學子專業的實力(照片來源:義守大學提供)。